网界财经网

Hi, 请登录

智启低空新赛道 赋能发展新引擎——2025开发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研讨会侧记

新华网北京4月25日电(赵海军)谷雨时节,京华大地春意正浓。4月25日,由中国开发区协会主办的2025开发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研讨会以“智启低空新赛道,赋能发展新引擎”为主题,设置“开幕式、研讨会、分享会、推介会”四大板块,旨在贯彻国家低空经济战略部署,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部委领导、院士、企业家等政产学研用精英代表齐聚一堂,共商低空经济赋能开发区发展的政策、技术、场景与路径。

政策领航与产业破局:嘉宾共话发展逻辑

国家发展改革委原秘书长韩永文与中国开发区协会首席顾问师荣耀,围绕政策支撑、产业现状与破局路径展开深度解读。

智启低空新赛道 赋能发展新引擎——2025开发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研讨会侧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智启低空新赛道 赋能发展新引擎——2025开发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研讨会侧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韩永文在开幕辞中强调,政策支持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从《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到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已构建起多层次政策体系。他指出,需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强化科技创新这个“核心动力”——通过产学研用融合加速技术转化,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拓展应用场景,推动企业优化产品结构。针对产业协同难题,他提出开发区应强化统筹规划,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需各司其职,形成“政策—科技—市场—协同”的发展闭环。

智启低空新赛道 赋能发展新引擎——2025开发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研讨会侧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师荣耀则聚焦产业阶段性特征,指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低空经济列为新兴产业,全国近30个省份已出台相关举措,2023年产业规模达5059.5亿元,未来两年有望迎来爆发期。但当前产业仍处于分散孵化阶段,面临空域管理限制、技术标准不统一、安全监管缺位等挑战。他提出破局路径:一是技术创新“强根基”,攻关核心技术、构建产业链,融入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二是多方协同“聚合力”,通过顶层设计推动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合心合作;三是集聚试点“促质变”,鼓励开发区与企业先行先试,以局部体系化发展带动整体跃升。

技术融合与生态构建:多维视角下的产业图景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成虎以“低空遥感”为切入点,阐释技术融合对产业的赋能价值。他指出,低空无人机遥感网属于空基物联网,是无人机、人工智能、地理信息、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创新成果。它是发展县域数字经济和新质生产力的有力抓手,能够实现全域、全时、全方位的动态监测与观测,已成为县域重要的数字基础设施。

在发展低空遥感产业方面,周成虎强调基础设施先行的重要性。无人机遥感网通过在监测区域部署多台无人机基站,调度无人机集群实现高精度、全自主、高频次组网作业,这是无人机遥感应用的最高形式,也是一种空基物联网。其主要由“一张网、一个中心、一座工厂”构成:“一张网”即多类型无人机基站组成的低空遥感动态监测网,可针对不同业务场景部署不同类型/功能的基站,并统一入网;“一个中心”指调度管控一体化的低空运行数字系统,集无人机指挥调度、数据汇聚、安全监管、数字孪生等功能于一体,具备强大的无人机接入与调度能力;“一座工厂”是自动化智能的大数据处理与深加工工厂,可打造集数据获取、智能处理、场景应用于一体的全链条低空大数据自动化处理、智能化分析与智慧应用体系。低空遥感大数据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涵盖国土测绘、农林牧副渔、生态环保、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交通运输与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巡检巡查、城市管理与城乡执法等多个领域,为各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与技术保障。

会上,“飞阅中国”开发区低空经济产业赋能行动正式启动。新华网总裁申江婴表示,新华网作为新华社主办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互联网全球传播与服务平台,2024年发起“飞阅中国低空经济产业赋能行动”并成立新华网低空经济研究院。中国开发区协会以推动开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要工作,在通用航空及低空经济产业拥有丰富的经验和资源积累。为充分发挥双方的联合优势,赋能开发区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华网与中国开发区协会共同发起“飞阅中国”开发区低空经济产业赋能行动。该行动旨在以建设通用航空运营服务保障集聚区为抓手,全面整合低空经济产业链资源。依托新华网“传媒+产业+科技”的优势从信息服务全球传播、资源对接培育孵化、智库咨询、生态建设等方面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在开发区蓬勃发展,为实现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法治护航与场景落地:技术赋能与协同实践

法治与规划视角为产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中国法学会沈四宝与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刁伟民强调,需构建“法治护城河”,以制度规范技术创新与安全监管;清华大学鄢一龙前瞻“十五五”规划,指出低空经济在国家战略中的定位;北京计算机学会步超则提出,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与区域转型的“双支点”;交通运输部孙可朝描绘了低空交通与交通强国融合的实施路径。

科研与企业一线专家聚焦技术落地,解码产业安全与生态构建。中国科学院肖青从科研视角提出低空经济“健康诊疗方案”;四川九洲刘志刚以军民融合空管技术构建“数字防护盾”;中科院蒙继华、李纲分别展示低空技术在农业与安全治理中的应用;深圳数据交易所魏鑫则强调数据要素对产业的赋能价值。

圆桌会议上,政产学研用代表围绕产业痛点展开跨界思辨,从场景落地、标准制定、安全监管等维度探讨“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为产业发展注入实践智慧。

此次研讨会既是政策解读会、技术分享会,更是产业生态的构建会。在国家战略推动下,开发区作为区域经济引擎,正以低空经济为突破口,探索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随着“飞阅中国”等赋能行动的落地,政策、技术、市场、资本的协同效应将加速释放,推动低空经济从“试验田”走向“丰产田”,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新空间。正如与会嘉宾所言:当低空经济的“银燕”穿梭于城市与乡村上空,一个万亿级产业的新蓝海正澎湃而来。

【纠错】 【责任编辑:宫碧莹】

推荐阅读:

香港破产管理署:2023年提交个人申请破产宗数创三年新高 强制公司清盘申请数字为14年以来最多

鹏华基金陈金伟:相信优秀公司的力量,始终坚持成长策略

中央财经大学发布“双碳”大模型知识库

2024年全球AI服务器总量增速达40% 数字经济ETF(560800)涨超1%

问卷调查显示:超五成私募机构这样看……

全球经济治理50人论坛发布专著——《变局与应对:全球经济金融趋势与中国未来》

退市,高危,小心踩雷!下周见分晓(名单)

国产手机走俏靠什么

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1月全球主要碳市场量价齐跌

香溢融通上演“天地板”行情

专题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