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4月28日电(逦琛)近日,四川合纵药易购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药易购”)(300937.SZ)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38亿元,同比下降8.06%;归母净利润为418.37万元,同比下降54.6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356.4万元,同比下滑41.49%。
公司每股收益为0.0437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49%,同比下降0.58个百分点,投入资本回报率为0.46%,同样出现下滑。数据显示,药易购在2025年开局阶段整体盈利能力明显下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现金流回正背后:周转提效+筹资收紧
尽管主营业务疲软,药易购2025年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实现转正,为3061.9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1亿元。这一转变主要得益于公司通过提高运营资本管理效率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包括优化应收账款周期、压缩库存周转天数,以及费用管控收紧。
在投资活动方面,公司新增对伟哥(海南)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的投资,体现出其在健康赛道的长期战略布局,但短期内使得投资现金流仍为负值。与此同时,公司在筹资活动上则集中偿还流动资金贷款,导致筹资现金流净额为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尽管经营性现金流改善,整体现金结构仍面临压力。货币资金较年初下降9.24%,应收款项融资同比减少26.09%。资产周转能力和资金回收效率仍需持续跟进。
主营业务承压,转型路径仍在探索中
作为一家长期聚焦于院外医药流通的企业,药易购近年来持续推动“B转C”战略,但从财务表现看,转型成效仍未能有效对冲主营业务下滑带来的压力。
2024年,公司医药电商业务营收为14.41亿元,同比下滑15.6%。平台月活用户下降3%,客单价下降18.2%,流量转化能力下降。尽管线上B2C业务同比增长225.87%,实现收入5696.94万元,但在全年营收中的占比仍不足1.3%,对整体业绩的贡献十分有限。
此外,公司2024年医药零售业务收入为6842万元,占全年营业收入的1.56%。零售端虽保持增长,但整体规模偏小,尚不足以支撑公司的业务重心转型。当前医药零售渠道仍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加之消费者习惯变化及线下流量获取成本上升,药易购在该领域的扩展效果仍不明显。
在线下业务方面,公司控股连锁药店达1508家,但2024年门店净减少161家,显示其在“万店内卷”市场环境中的扩张空间受限。与此同时,公司在民族药、中成药、特医特膳、医疗设备、合成生物等领域有所布局,但相关业务仍处于投入期,尚未形成收入规模。
研发端同样面临压力。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同比下降19.94%,30岁以下研发人员数量减少超过50%,反映出公司在技术团队储备方面亦出现紧缩,可能对未来创新能力造成影响。
外部环境重压,业务转型路径仍不明朗
药易购面临的困局,与行业环境变化密切相关。近年来,医药流通行业集中度依然较低,区域性价格战激烈;医药电商领域竞争白热化,头部平台挤压市场空间;院外药品零售终端市场规模持续收缩,需求由终端向上游传导至批发环节,直接影响药易购主业表现。同时,国家在药品价格控制和流通环节持续强化监管,对传统模式和盈利模型构成额外挑战。
在此背景下,药易购自2021年起启动第二增长曲线,尝试从“药品流通商”转型为全产业链服务平台,公司一方面加速上游资源整合,试图掌握更多独家品种及定价权;另一方面向下游延伸,布局线上电商、B2C零售、智慧药房、中医药新零售及慢病管理等领域,构建“平台+生态”的发展模式。
然而,从实际表现来看,公司转型效果并未达到预期。新业务占比低、盈利能力弱的问题较为突出,线上线下渠道联动不足,产品与服务体系尚未打通;同时,内部研发、数字化投入缩水,导致公司在数智化转型竞争中逐渐失去先发优势。叠加宏观环境变化与市场竞争加剧,药易购的第二增长曲线目前更多停留在概念阶段,尚未成为业绩增长的实质性驱动。
资本布局、业务协同效果有待验证
2024年11月,药易购以1500万元收购重庆鑫斛药房5%股权,后者以“出厂价+1%-14%”的低价策略在行业内引发关注。尽管此举有望增强药易购在C端价格带的控制力,但目前仍未对公司营收和利润形成实质性拉动,业务协同路径尚不明晰。
药易购2025年一季度财报延续了此前业绩下行趋势。在多变的医药政策、激烈的市场竞争与业务模式重构的压力下,药易购仍面临利润模型缺乏支撑、战略落地节奏缓慢等一系列现实挑战。
【纠错】 【责任编辑:孙慧】推荐阅读:
香港破产管理署:2023年提交个人申请破产宗数创三年新高 强制公司清盘申请数字为14年以来最多
18家券商,最新业绩!券业"一哥"净利197亿微降,这家净利大增
专题推荐: